電影評論
故事情節
Disney has boldly recreated the Chinese Mulan story, used many new animation technologies, and added a lot of Disney's humor. The film has not only magnificent momentum, but also warm scenes, charming colors and moving plots.花木蘭的故事被迪士尼重新詮釋,運用了先進的動畫片新技術,并加入了大量迪士尼的詼諧幽默。影片既有恢宏的氣勢,又有溫馨的場景、迷人的色彩和感人的情節。
角色塑造
-
花木蘭(Mulan)演員溫明娜(配音)是一個個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在父母開明的教誨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帶來榮耀。因為年邁的父親被征召上戰場,傷心的花木蘭害怕父親會一去不返,便趁著午夜假扮成男裝,偷走父親的盔甲,代替父親上戰場去。
-
李翔(Shang)演員黃榮亮(配音)帶兵打仗的將軍,花木蘭的上司,在與木蘭的相處中產生了感情,后結為連理。

主題思想
迪士尼版的《花木蘭》更符合現代價值觀,更獨立,更勇敢,更像一個主角,而非花瓶。從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角度講,這部電影也是令我感動的。花木蘭的故事是關于和平、忠誠和家庭的故事,迪士尼version抓住了整個故事的核心。
對中國文化的詮釋
-
形象:迪士尼的花木蘭是他們臆想的“Chinese princess”。花木蘭應該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古代女性形象,在《木蘭辭》中,她活潑且勇敢、誠摯而可愛,她有著少女的天真爛漫、也有身為軍人的奉獻精神。與其說木蘭不幸為父從軍,不如說這場誤會讓她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即能在忽視性別的情形下于疆場上真赤膽忠心地為國奮戰。
-
主創團隊:沒有了解過中華文化,卻隨意發言。讓西方電影創作者去真心實意地了解中華文化實則是在牽強。迪士尼的主創團隊應該以宣傳中華文化為目的,真正了解和尊重中國文化。
-
《花木蘭》若好評如潮,畸形的中華文化將徹底反客為主,外宣難上加難。藝術作品的“洗腦”能力堪稱一流,畢竟《水滸傳》硬是讓一個娘子潘金蓮背上了幾百年“蕩婦”的罵名,《三國演義》更是讓一代英才周瑜背負了“心胸狹窄”的印象,《封神演義》更是讓妲己莫名擔上了“禍國妖物”的名號。
其他版本的花木蘭
-
豫劇版花木蘭替父從軍的形象是最為原始的引薦,整個故事由決定從軍、血戰沙場、榮歸故里三個部分組成,情節曲折離奇,富有傳奇色彩,呈現的就是一個忠孝兩全、英勇果敢、不慕名利的女性形象。
-
迪士尼影版花木蘭與早期作品中作為男性欲望化對象的公主不同,女性主義思潮的洗禮使迪士尼在后期女性人物的塑造方面更注重表現女性的主體意識和個性力量。動畫中的木蘭活潑又聰明,沒有特意去說教但后來真的很感人,這部木蘭比較傳統,不是大家閨秀也是小家碧玉,無時無刻都透露著古典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