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在統一了蒙古各部后,建立了強大的蒙古帝國。他最初占領了金國和西夏的少部分,掠奪了大多的工匠和糧食,壯大了自身的實力。工匠制造的攻城器械使蒙古擁有了攻城拔地的能力,成為了他們橫掃各國的基礎。
第一次西征

1219年至1260年,成吉思汗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征。第一次西征是在1219年,為了肅清乃蠻部的殘余勢力和消滅西域的強國花剌子模。成吉思汗親率二十萬大軍西征,最終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馬爾干。然而,他并沒有打到歐洲,更沒有打到羅馬帝國。
第二次西征
在成吉思汗去世后,窩闊臺汗繼任大汗。1235年至1244年,窩闊臺派遣拔都等諸王率軍征服了伏爾加河以西諸國。這次西征軍很快就徹底滅亡了花剌子模,殺札闌丁。不久又大舉征服俄羅斯,攻陷莫斯科、基輔諸城,并分兵數路向歐洲腹心挺進。1241年,北路蒙軍在波蘭西南部的利格尼茲大破波蘭與日耳曼的聯軍。拔都親率蒙軍主力由中路進入匈牙利,大獲全勝,其前鋒直趨意大利的威尼斯,全歐震驚,稱為「黃禍」。
第三次西征
1253年至1260年,蒙哥即大汗位后,旭烈兀率兵西征。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亞地區,頭等目標是消滅木刺夷國。1257年,蒙軍蕩平木刺夷之地,并揮師繼續西進,攻陷報達,屠殺八十萬人,滅亡歷時五百余載的黑衣大食。此后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的圣地麥加,攻占大馬士革,其前鋒曾渡海收富浪,即今地中海東部的塞浦路斯島。本來他還要進一步攻打埃及,因得到蒙哥伐宋陣亡的消息,便率主力班師。
成吉思汗沒有打到歐洲,更沒有打到羅馬帝國,但他的后人忽必烈打到過歐洲,也沒有打到過羅馬帝國。
總結
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的西征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先后征服了中亞、俄羅斯、歐洲等地,建立了龐大的帝國。然而,由于分裂和內部矛盾,蒙古帝國最終徹底消散在歷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