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豹,南匈奴單于于扶羅之子,漢朝趙光文帝劉淵之父,東漢、魏晉時期南匈奴首領。公元188年,由于南匈奴的動亂,劉豹留居漢地,公元196年,其叔父呼廚泉在于夫羅死后繼位單于,劉豹成為左賢王,后接掌了匈奴左部。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匈奴左賢王劉豹,為其生兒育女。但十二年后,曹操統一北方,念及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用重金贖回蔡琰。蔡文姬歸漢后,作有《悲憤詩》兩首,一首為五言體,一首為騷體。其中五言的那首側重于“感傷亂離”,是一首以情緯事的敘事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創作的自傳體長篇敘事詩。
蔡文姬的故事,廣為流傳。她被匈奴左賢王所俘,為匈奴生下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后,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蔡琰歸漢后,作有《悲憤詩》兩首和《胡笳十八拍》。她是一位才女,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她的作品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關于蔡文姬的丈夫,有衛仲道、匈奴左賢王、董祀三人。衛仲道是蔡文姬的第一個丈夫,但早逝,無子。匈奴左賢王是蔡文姬在北方生活的期間所生的孩子。董祀是曹操贖回蔡琰后,將她嫁給的對象。
蔡文姬的歸漢經歷也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她被曹操贖回后,成為了曹操部下董祀的妻子。董祀是曹操的養子,也是一位才子。他們的婚姻使得蔡文姬得到了一定的安定生活。
蔡文姬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她的作品和經歷被后人傳頌。她的才情和堅貞不屈的精神,成為了后人學習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