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義必自斃"是一句成語,出自《左傳·隱公元年》。其意思是指做壞事的人,一定會自取滅亡。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經常做不義的事情,那么他最終一定會自取滅亡。
近義詞有"作繭自縛"、"作法自斃"和"自食其果"。
“作繭自縛”是指春蠶吐絲作繭,將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弄巧成拙,自作自受。"作法自斃"是指自己做了壞事,自己受到損害或懲罰。"自食其果"是指自己做了好事,自然會得到好的結果。
這句話的英文表達為"Who is unjust is doomed to destruction."。
擴展資料:
《左傳》是一部記載了東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史書,是研究中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
左丘明是春秋末期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人,曾任魯國史官,為解析《春秋》而作《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左傳》實際記事多出26年。他被譽為“文宗史圣”、“經臣史祖”,孔子、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君子”。